七年前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Mrs.Copeland和我结束了各自一天的教学任务,来到老师休息茶室,刚坐下来准备闲聊,她就急匆匆地要走。本以为她需要回去处理什么急事,其实不然,她是要赶着去跟自己园艺社团的学生成员见面,今天是个好天气,大家决定一起去花园里打理打理自己的植物。
Mrs.Copeland是美国这所语言学校德高望重的英语老师,上课风格严谨却不失幽默,发表语言教学论文无数。而除了教书这个深爱的事业,她对园艺亦情有独钟,家里后院培育着各类植物。很多年以前,她向学校申请了一块肥沃的园地,决定和学生们一起来体验种植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为了帮助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学生通过课外真实生活场景和兴趣活动的体验,在无压力的环境中快乐地使用英语。”Mrs.Copeland说。
在这里,像Mrs.Copeland老师这样志愿建立课外兴趣小组的老师还有很多,他们为来自全世界各地不同语言阶段的学生提供了课外社交、打破舒适圈的绝佳机会。学生有各种各样丰富的选择,例如烹饪、戏剧、针织、桌游、新闻播报等等。通过参加课外的活动社团,学生们的词汇量、语言输出的流利度在短时间内得到了飞速提升,语言信心增加,学习动力越来越高,这让他们迅速渡过了语言沉默期,大大降低了语言输入的情感障碍。
这让我迅速地认识到,课外沉浸式的活动对于缺乏语言环境的英语学习者具有巨大的意义。交际性语言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便成为了世界语言教学界推崇的理念之一,即“语言要通过自然的交流来获得”。这个理念近十年来也成为了我国中学外语教育的重点。这一点确实有道理,但对于在传统EFL(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环境中,或者刚离开EFL学习环境奔赴到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学习者来说,很多的语言课堂以语言教材为依托,以考试为导向,加上同学们害怕犯错的胆怯心理,很多时候就算老师们尽量制造了某些语言交互环境,设计了一些角色扮演或者游戏环节,“自然的交流”很难在理想的环境中进行。而课外兴趣活动可以成为一个绝佳的途径,让学生暂时放下书本,以放松的自然状态进行语言交流。
后来我转去美国K12学区任教,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办法实现这个想法,但是一颗种子早已在心中种下。
三年后我回到国内, 来到长郡中学国际部任教。也许是命运的眷顾,我迅速在学校结识到了一批和我一样痴迷音乐和戏剧的同学们,大家一起创立了The Heralds音乐剧社。每周我们都会进行至少两次的排练,对于声乐、表演、舞蹈各个方面进行技巧的练习和小型作品的排演。我们以百老汇音乐剧作品为依托,将English Only这一条原则贯彻到底,合唱识谱、发声技巧、戏剧排练、热身活动、舞蹈教学、作品评论这一系列的步骤都通过英语来进行。
加入社团的要求主要以声乐技能和表演兴趣为主,语言能力不作为考核项目,这样保证加入的同学们有纯粹的自然语言交流的原动力,即享受音乐剧,在舞台上绽放自己。课堂上沉默的同学和Heralds在一起时变成了无忧无虑的戏痴,在这里大家一起合唱Seasons of Love (来自于音乐剧《吉屋出租》) ,表达绝境中对于生命的热爱;合着嘻哈说唱的快节奏音乐跳出《汉密尔顿》中独特的步伐;演绎百老汇替补演员一夜成名的传奇故事,又或是跳入外太空经历一次让人心惊肉跳的探险。
每一次的训练看似和语言学习无关,但是每一个任务的完成都需要同学们调动所有的听说能力,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来进行,丢掉包袱,只为沉浸在角色的世界中,在艺术中探索自己。
对音乐剧纯粹的兴趣通过英语这一绝佳媒介和同学们丰富的内心世界产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这一点着实让我非常惊喜。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因为这一个独特的经历,有的成员重拾信心,在语言学习和标化成绩上实现了突破;有的通过这一温馨的集体彻底地释放了自己,在心理上得到治愈;有的在大学申请面试中有了能够侃侃而谈的语料;有的甚至发现了自己在音乐戏剧方面独特的天赋,或在弗吉尼亚大学戏剧社担当主演、或在加州伯克利大学合唱团担任主唱,或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就读戏剧专业,立志创造出令人传颂的作品。
诚然,影响英语学习效能的因素有很多,我们无法用冰冷的数据来衡量同学们在英语和学业上的进步具体有百分之多少与这个小小的社团相关。但当那个课堂上很少发言的学生用英语流利地和组员商讨剧情时,当同学们眉飞色舞地谈论自己创作的英语剧本时,当大家在社团微信群里都用英语发送消息时,我知道,有效的语言输入正在通过“自然交流”获得。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刚结束中午社团的排练,同学们正在为下一场新年晚会的演出用英语兴奋地讨论舞台上的细节。六月份我们又将在全校上演年度原创音乐剧, 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在AP、IB、A-level、 托福、雅思、SAT书本的海洋之外,还有另一个丰富的语言世界。就像百老汇神作《汉密尔顿》的创作者林-曼努尔·米兰达所说, “I try to let my decisions be guided not by what I think will succeed or fail, but what I’m going to learn from that process.” 艺术创作如此,语言学习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