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Y NOW
< 返回

走进瑞典的中文课堂——2015长郡学子瑞典文化交流之旅(九)

走进瑞典的中文课堂——2015长郡学子瑞典文化交流之旅(九)

最难忘的一节课

曹明雅丽

      很多时候,最美的景色其实不过是每天都能看见的浮云、远山、夕阳;很多时候,人们总是忽略了身边最近的。

——题记

 

      陪着寄宿家庭的瑞典朋友Noi一起来到中文教室,我有些迫不及待地推开门,兴奋地搓搓手,终于有机会感受外国朋友看我们中国人学英语时的心情了!是为他们的水平而惊讶、为学习的难度而同情,还是为母语的魅力而自豪?纵有思绪万千,我还是抿紧了唇,走进了教室。

      中文老师姓华,她和蔼地和我们打了招呼,我们微笑着点头回应并就坐,Noi就坐着我旁边。

      华老师环视一周,确定同学们都到齐了后,简单的介绍这个班。她说,由于中瑞贸易交流愈发频繁,最近几年学习中文越来越流行。而这个班,是她在初中教的第一个班,也是最宝贝的班。这些孩子们学习都很努力,虽然中文对他们来说很难,但他们十分认真,说着,华老师脸上闪耀着骄傲与欣慰,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大家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那时的心情微妙极了,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的感受,只是心中仿佛淌过清流,极致的平静中含着丝丝喜悦的气息。

      华老师点点头,字正腔圆地开始上课。这节课学的是“你怎么去学校?”当我们一起跟着老师念“我-坐-汽-车-去-学-校”“我-骑-自-行-车-去-学-校”…一个一个汉字被他们并不熟练标准的口音念出,却有种在教堂听唱诗班唱诗的神圣感。每个人都专心而严肃地凝视着华老师,把脊背挺得笔直,仔细而努力地吐出每一个字眼。从窗外透出的阳光,照在他们身上,金光闪闪,熠熠生辉。

      “骑”和“自行车”这两个词他们都说的不太好,尤其是这个班唯一的男孩——Thomas。他是大舌头,根本没办法读清卷舌音,总是说得含含糊糊的。但这个看起来笨拙的男孩,却仍然费力地练习着,每当一个字没念清,都会谦虚地请教我,我念一遍,他会再次练习好几遍,认真的神态,像虔诚的信徒。所有人有不会读的词时,都不会畏惧请教。每当他们泛红的脸庞上求知的眼瞳望着我,我就会毫不犹豫地教他们。仅仅只是几个十分简单的字词,我却一点也没有不耐烦或是感到无聊,因为当他们准确地说出那些词时,他们如冉冉晨星的笑靥让我由衷地开心与自豪,这是我教出来的“学生”!他们说的是我的母语!

      6个人的声音并不大,但字字句句抑扬顿挫,回声荡漾,竟也让这个教室有了宁静的喧闹。当下课了良久,我才堪堪回过神来,莫名地感动,或许是因为在异国又听到了熟悉的乡音,或许是因为这些瑞典朋友对于我的母语发自内心的尊敬,又或许是因为很多很多无法言说的感受。

      这几天,上了很多比这更有趣的课,但只有这节课,让我深刻地记得。或许当回到中国再次上语文课时,我会总是想起这些大洋彼端我的母语的信徒。他们的认真让我汗颜的同时,也鞭策我更加奋力地学习汉语。

      我想,由于不易,才要努力;因为熟悉,所以珍惜。

 

 

中文课在瑞典

杨浚哲

      瑞典的语言教育体系领先全球,在这里读书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大洲,但他们的母语基本上都可以在这里学习。

      我们的小伙伴们的母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伊拉克语都有对应课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软实力尤其是文化和语言的传播,势在必行。所以去年瑞典初中也开设了中文课程。

      以前中文只在高中开设,作为一个修学分的选修课。去年瑞典政府将基本中文课程作为必修课,并在初中开设选修的中文课程。这表示我国软实力的传播又上了一个台阶。

      因为刚开中文课,所以只有六个人选中文课。不过看得出来,选中文课的学生都很热爱中国文化,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淘汰了不喜欢中文的学生,从而使学生的效率最大化,老师的讲课效率也大大提升。所以他们学习了一年多中文,每周两节课,但他们已经可以用中文进行简单的交流。

      跟我们的英语四六级一样,他们也有中文分级体系。体系分三级,三级就可以在高中拿到学分。

      现在我们讨论教材。

      名称:【中文好学】(1)【在他们看来,这个标题真是尴尬】

      教材教学方式:分很多课,每一课重点练习一个情景下的对话。

      首先学习对话中的生词并自由练习,然后分拆对话并重点练习[对瑞典人来说]很难的发音。接下来是整句练习,讲解中文中特有的语法。接下来是练习写生词。以上都与我们的英语教学基本相同。也许大部分无语境的教学方法都是像这样差不多的吧。与我们不同,他们每节课课后有一篇小文章[瑞典语]比如说这节课学习的就是中国的出生证明。

      这里的汉语教学再次让我感受到了语境的重要。中文的录音学习材料远比英文要少,而他们的老师是一个广东老师。他们无论学习什么语言都是全外教教学。

      关于他们教学的效果和教学的知识特点。可能由于中文的独特性,我并没有觉得他们的教学方法很先进。也许是因为中文的语法千变万化,“在哪儿”和“在哪里”对于他们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所以他们并不能assemble stuff free,他们只能对与课本上完全一样的句子做出回应。不过由于外教教学,他们的发音还是比我刚开始学英语时的发音标准的多。

      跟他们讲他们学过的句式没有问题,但跟他们讲他们没有学过的句式,他们就不知所云。我相信这也是他们所处阶段的必然吧。

      他们从一开始学的就是对话,而不是短文。这当然大大提高了不能自己组成句子的初级阶段的语言运用水平。我们在课堂上的角色是纠正学生们的发音,监督他们的读写情况。实际上就是给他们搭建了一个语境。

 

 

刘校长与克里斯蒂安市教育行政主席(左)共话中瑞文化交流,刘校长正向瑞典朋友介绍百年长郡

 

 

交换礼物

 

 

瑞典朋友特别喜欢我们赠送的《兰亭集序》屏风

 

 

两国文化、两校文化交流分享进行时

 

 

中文课上,刘校长教瑞典学生读中文

 

 

这个汉字怎么读?让我来告诉你!

 

 

中文课上生动的课件

 

 

瑞典的中文教材

 

 

课堂上的热烈讨论

 

 

胡一鸣同学介绍明朝历史

 

 

天一同学将汉代历史娓娓道来(用英语哦!牛!)

 

 

亭昱的介绍饱含爱国深情